产前诊断的指征有哪些 高龄生二孩防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不可少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谢菁菁 通讯员 胡琼珍 伍晓丹) 多项研究表明,高龄父母生育的孩子出现脑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的风险更高。记者日前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获悉,今年1月份到7月,该院经产妇增长明显,去年同期经产妇为557人,今年增至812人,同比增长45.9%。专家指出,许多出生缺陷在孕期就能通过各种筛查发现,尤其是高龄产妇,更要在孕前孕中期进行早筛查。

高龄备孕,先要排除基础病
“要想降低孕期并发症的发生和胎儿出生缺陷的风险,高龄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做好生育能力及孕期风险评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潘石蕾表示,高龄父母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首先需要排除双方的基础病。

“如果孕妇年龄达到35岁的高龄界线,本身患有基础病的风险就已经增高,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她指出,高龄孕妇如果发现有自身基础疾病,通常需要先治疗,待病情稳定到最适合怀孕的时机再怀孕,这样能有效减少孕期可能出现各种异常。

因为在怀孕期间身体将适应妊娠发生一系列改变,身体负担加重,这些都有可能加重基础病的病情。“建议女性在备孕前,先在专科进行检查和评估,了解疾病本身对备孕妇女是否能够承受妊娠以及可能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潘石蕾称,必要时,高龄父母双方也可以进行基因筛查,以降低怀孕过程的风险。

产前诊断,防胎儿出生缺陷
“有的孕妇对于产前诊断认识有误区,有的对于绒毛活检、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等有创的产前诊断手段很排斥,害怕会导致流产,而实际上,经过统计做产前筛查的胎儿丢失率与自然怀孕人群的胎儿丢失率相比,并没有明显增高。

”潘石蕾称,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是十分有效的手段。高龄孕妇因高龄而引发的染色体异常主要为非整倍体异常,有创产前诊断对于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如13-、18-、21-三体综合征的游离型染色体异常有很高的检出率。“如果不能接受有创产前诊断的手段,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产前血清学筛查。”
此外,潘石蕾表示在整个孕期,还须进行三次超声筛查,检查胎儿结构方面的异常情况。“尤其是高龄妈妈、有过异常孩子、血清学检查异常的、家族有异常的,都是需要进行产前诊断的指征。诊断出出生缺陷了,建议理智对待。”潘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