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搞笑诗句 春困秋乏 你悲秋了么?
秋天虽然是收获的季节,但看到那凋零的落叶,有人难免产生悲秋的情绪。宋代诗人苏轼曾有诗句“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中医认为,“秋”对应五行为金、五脏为肺,五气为燥,五化为收,五志为悲。秋令的燥气伤肺使人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这些症状常易产生悲伤消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深秋草叶枯落,花木凋零,敏感之人触景生情,生出凄凉、忧郁之感,使得机体的抵抗力也随之下降。

现代研究也发现,人体大脑内含有丰富的特殊激素。它不仅影响睡眠,也影响情绪,而光照则可以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秋冬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褪黑激素分泌增多,而人体内褪黑激素多时会心情压抑,反之,人的心情则愉悦。另外从夏天进入秋天,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也容易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

秋季如何调理好情绪呢?
1、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是战胜悲观的基础,辩证的看待大自然的季节交替,保持神智安宁,不悲春伤秋。平时要多笑,笑是一种健身运动,它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还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清除疲劳,驱除抑郁。

2、增加日光照射,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
3、早卧早起,提高睡眠质量。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
4、勤于运动,根据个人情况多参加一些室外活动,如太极拳、球类、快走、跳舞等能够有效的使人放松心情。
5、培养兴趣爱好,秋季情绪容易低落,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的转移注意力,同时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保持乐观和淡泊的心态,永葆一颗平常心,保持神志安宁,收神敛气。
6、秋季时可以适当多吃些热量高的饮食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如肉类、豆类等。另外情绪低落时可以适当的喝点绿茶或咖啡,吃点香蕉等可以起到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境的作用。
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抑郁情绪的发生,如果问题比较严重还需及时求助心理医生,以便更好的进行治疗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