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剂原理 防腐防霉剂的原理及方法说明(一)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外侧有葡萄糖几丁质、肽聚糖等的合成酶,甾醇及磷脂的合成酶,黑色素合成酶等;在微生物细胞内则有电子传递系统酶,能量代谢酶,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酶等,这些酶均为防菌防霉剂的作用点。

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都可以成为杀菌和抑菌的作用处。也就是说,防菌防霉药剂通过阻碍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系统,抑制琉基和脱氧核酸的全合成,干扰细胞表层的机能和脂质代谢及破坏几丁质的形成,从而起到灭菌或抑菌的作用。简言之,就是破坏细胞的构造,影响有丝分裂,抑制染色体分裂,影响孢子萌发和生长,阻止代谢作用,抑制酶的合成等。

这类药剂的开发需要经过十分繁琐的步骤,往往会耗用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化合物合成的基础上,要进行细致的药效研究,如进行微生物培养,效果实验,制剂及处理方法等,考察其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防腐防霉剂的使用方法可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以及制剂的差异分为五种,即添加法,浸渍法,涂布法,喷雾法和薰蒸法。
(1)添加法。也叫调入法,就是将一定比例的防腐防霉剂添加到材料或制品中去。可以与原料同时加入,也可以在生产的某一环节或最终成品中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