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减肥过程中如何控制焦虑情绪
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一种疑难病。对于那些超标几十斤的人来说,减肥可是困难重重的持久战,没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很难坚持到最后。
焦虑是减肥大敌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也有积极的一面,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嘛。正是因为担心得上糖尿病、癌症,担心老年缠绵病榻,担心不好找工作、影响升职,人们才行动起来减肥。

然而,过度的焦虑损害健康、限制社会活动表现、降低幸福感。研究已经确认焦虑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过度焦虑很可能导致减肥失败。
1、越焦虑越想吃
持续焦虑状态会刺激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分泌,皮质醇过多让人胃口大开。而且,人类自起源以来,最大的威胁莫过于饥饿。"肚里有食,心里不慌"。吃带给我们安慰和安全感,也成为很多胖人的减压模式:心里一慌就想吃,吃光、吃不下为止。

2、焦虑导致错误行为,减肥者偏离医嘱或者放弃减肥
减去几十斤需要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有些减肥者对波折特别敏感,偶尔一两天体重回升就担心不已,偏离医生设计的饮食方案,越吃越少或者直接取消晚餐,直到身体扛不住才停止。或者,动摇对正规治疗的信心,转投"XX天快速减肥法"、"不节食、不运动轻松减肥法"。又或者,遇到波折就认为减肥又一次失败,觉得医生也没有办法,减不下来干脆就不减了。
减肥者控制焦虑情绪的几项措施
1、用疾病的眼光看待肥胖
胖人就是病人,不要额外贴上其它负面标签。肥胖者减肥过程中出现平台期或者小反弹,可能是疾病本身的特点,也可能是减肥方法不科学,不要怪罪自己意志不坚,更不要羞于跟医生沟通。
2、相信减肥一定能成功
99%的胖人发胖原因就是吃太多。只要吃得够足够少,理论上都能减肥。当然,怎么既吃得少又营养充足,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指导。
3、减肥不容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战胜肥胖是非常不容易的。美国全国动员控制肥胖,要钱有钱,要人才有人才,折腾了20多年,肥胖率还在上升。一咬牙一跺脚,减个10斤不是特别难做到,方法不科学的话,再往下减身体就熬不住了,而且非常容易反弹。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时半会儿更减不成瘦子。减肥者也要有病去如抽丝的觉悟。
4、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减肥速度
不切实际的目标是焦虑的一大根源。半年减去体重的5%-10%就能明显提高健康水平,这是减肥的基本目标。体重200斤的人,半年减10斤就算达标,减20斤就算出色达成目标。综合分析很多研究成果,医学界确定最佳的减肥速度是每个月2-4斤,既能顺利减到目标体重,又能保持身体健康,而且较少反弹。如果坚持1年,就能大变样。
对于超标很多又选择自助减肥的朋友,如果减肥速度大大超过推荐标准,那么可能营养亏空太多,损害健康,难以为继。想减快点怎么办?别自作主张越吃越少,建议去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5、任务分解,及时奖励
确定每周减肥目标,达到了就及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用一个一个小胜利激励自己,积小胜为大胜。奖励方式可以是一件新衣服、看场电影、买本好书、参加瑜伽班、买个厨房小家电等多种形式。千万不要把吃大餐当做奖励,应该切断吃跟奖励之间的联想。
6、科学减肥,保证营养
建议参考营养学会、卫生部或者专业人士的指导减肥,不要选择那些极端的偏方、窍门。营养状况不佳的人更加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等问题。减肥的目标是增进健康,不能以营养不良为代价。科学减肥完全可以做到越减越健康,越减越精神。
7、取得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减肥是重要的健康举措,不是小姑娘买花戴可有可无。减肥者一定要取得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夫妻、朋友联手减肥,互相督促,效果会更好。如果身边有人吹风"我估计你这回还是不行""别忍了,该吃就吃吧",减肥者遇到挫折时更容易感到沮丧,更容易放弃。
8、其它通用的减压方式
所有缓解焦虑、保持心理平衡的方式都有益减肥,例如常用的冥想、音乐、运动、热牛奶、花草茶、香氛、绣花、画画、公益活动等等。
9、搞不定就找医生
肥胖是疑难病,自己搞不定很正常。遇到体重不减、反弹、因为减肥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时,应该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反弹很多时候跟减肥方法不科学有关,不要简单责怪自己意志不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