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宜忌

2020-08-25 - 秋季饮食

秋季是指从立秋至霜降的三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立秋后,由于气温只是下降,余热尚存,秋阳肆虐,仍可见到夏日余威,加上入秋后雨水较多,湿气较重,湿热蕴蒸,故有“秋老虎”之说,但处暑过后,气候便开始凉起来了。

秋季饮食宜忌

八月又称桂月,时令进入白露之后,夜间的温度骤然下降,露水开始凝结,这是自然界阳消阴长的一个标志。九月又叫霜月,时令进入寒霜后,天气就慢慢变凉了,阴气渐长,万物趋向收藏,露水也因气温的不断下降渐渐凝结成霜。

秋季饮食宜忌

秋季饮食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准。古代最重要的营养专著(《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事实证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而应该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如葱、姜、蒜、辣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新鲜蔬菜等。因为肺主辛味,肝主酸味,应防肺气太过,损伤了肝脾功能

秋季饮食宜忌

【秋季饮食宜忌宜忌原则】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应注意养生之道。

秋季饮食宜忌

中医认为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以清润甘酸为大法,以寒凉调配为要。所以适宜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物,忌吃辛辣香燥,煎炸炒爆的助火伤阴之物。

暮秋时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故宜逐渐进食一些鸡、鸭、牛肉、鱼、莲子、银耳、大枣之类营养丰富的清补食品。

忌吃性属寒凉、破气伤正的食物。此外,在秋季还宜多食粥和豆类的汤,因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有效补充体内的蛋白质不足,满足机体代谢,更主要的是它不含胆固醇,没有吃肉制品的后顾之忧。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此节气之用。宜食的豆类粥品有红豆粥、绿豆粥、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还有一些如小麦粥、黑米粥、莲子粥等都是对此节气养生十分有益的

【秋季饮食宜忌宜食】

秋季适宜食用下列食物

1.花生:其性平,味甘,具有润肺补肺之功,适宜秋燥干咳或肺燥咳嗽时食用,深秋后花生成熟,选用鲜花生仁,或生研冲汤服,或水煮煎服,但不宜炒食。《滇南本草》云:“盐水煮食治肺病,炒用燥火行血。”

2.芡实:其性平,味甘涩,具有补脾肾、祛暑湿、止遗泄、滋养强壮之功效,十分适宜秋季食用。尤其是立秋之后,暑热未去;秋燥渐起,食芡实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肾虚脾虚,如遗精、遗尿多尿或尿频,或妇人带下,或大便溏薄之人食之更佳

3.莲子:是秋季成熟的果实,具有养心、益肾、补脾之功。正所谓:“秋令进补,莲子第一。”王孟英说:“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著奇勋。”

4.百合:其性平,味甘、微苦,具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润燥止咳之功效。立秋以后,用百合干品作粉煮食,或用鲜百合煨服,均有滋补营养之功。尤其是秋燥干咳之时,或平素肺气虚弱、肺气肿、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久咳伤肺,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有血丝之人食之更宜

5.红枣:其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生津液之功效,属于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适宜秋季进补。此外,在秋季,年老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的方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生地汁粥、麻仁栗子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秋季饮食宜忌忌食】

在秋季,首先要注意吃瓜果不要过量,因为秋凉,人的脾胃比较弱,吃太多生冷食物容易拉肚子。此外,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要少吃;在吃海鲜和烧烤时,要注意新鲜度。同时食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燥热食物时要适量,防止燥热上火。

还应当根据各自身体状况,忌吃或少吃绿豆、茄子、柿子、炒花生、炒瓜子、炒蚕豆、炒黄豆、爆米花、生地瓜、生黄瓜、小蒜、西瓜、香瓜、香蕉、辣椒、食茱萸、肉桂、羊肉、狗肉、金银花、冷茶、薄荷、菊花等

1.雁:陶宏景日:“雁在江湖,夏当产伏,故皆往北,因雁门此人不食之也。”农历七月雁在孵化幼雏,同“抱窝鸡”一样,其体内雌性激素分泌旺盛,此时雁也比较瘦,肉不好吃。孙思邈也说:“七月食雁,伤人神。”

2.狗肉:《饮膳正要》:九月“勿食犬肉,伤神”。狗肉温热壮阳,而秋冬宜养阴,九月属晚秋季节,阴虚之人不宜多食狗肉。阳虚之人,但食无妨

3.蜂蜜:《本草纲目》:“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蜜蜂采了有毒植物的花,酿成的蜜也是有毒的,如钩吻植物的花蜜中,可以分离出钩吻碱甲;山踯躅花蜜,含有一种毒甙;曼陀罗花蜜中含有颠茄生物碱(或东莨菪碱),这些有毒物质,都能引起中毒

4.螃蟹:《饮膳正要》:“八月后可食蟹,余月勿食。”螃蟹味道鲜美,为民间传统佳肴,但吃蟹有一定季节。最好在秋末冬初,下霜后吃,俗话说“菊黄蟹正肥。”陶宏景日:“蟹未被霜,甚有毒,乃食水茛所致,人中之,不疗多死也。”李时珍也说:“蟹,霜前食物故有毒,霜后将蛰故味美。”蟹至中秋后始生黄,重阳节蟹黄饱满正堪食

【秋季饮食宜忌文献参考】

《千金月令》“八月可食韭菜、露葵。九月宜进地黄汤。其法取地黄洗净,以竹刀切薄晒干,用时火焙为末,碾细,冲汤服,煎如茶法。”“立秋勿多食煮饼及水溲饼,勿多食猪肉,损人神气。九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药性考》:“花生生研用下痰,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神仙饵松实法》:“七月初七,取赤小豆,其他饮食宜忌·四季男女各吞七粒,令人终岁无病。”《本草从新》:“芡实补脾固肾,解暑热。”(《遵生八笺》:“秋气燥,宜食麻仁以润其燥。

”《杏林医学》:“治久咳,秋燥:花生(去嘴尖),煎汤调服。”《云笈七签》:“九月采白术,蒸曝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延年益寿。”“秋季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猪肝同饴食,冬成嗽病。

经年不瘥;匆食雉肉,损人神气勿多食鸡肉,令人魂魄不安。”《修真指要》:“立秋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食疗本草》:“九月后宜食野鸭,多年小热疮不愈,多食即瘥。

”《杂纂》:“八月采百合,曝干蒸食之,甚益气力。”《四时纂》:“九月取枸杞子浸酒饮,令人耐老。”《本草纲目》:“八月勿食獐肉,动气,勿食芹菜,恐病瘕,发则以颠,小腹胀。勿食生蜜,勿多食生果,勿食鸡子,伤神。勿食蟹,霜降后方可食。”

相关阅读
秋季饮食图片【秋季饮食图片】秋季饮食宜忌大全

要做到饮食平衡,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此时不应大量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对于老年人而言,应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少食多餐,这样胃肠负担太重。有些人因为患有呼吸系统类的疾病,因呼吸系统的抵抗能力较常人要弱,当气温忽然改变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导致气管炎疾病的复发。应吃一些具有化痰作用或者是清热的水果。

秋季饮食禁忌秋季饮食禁忌:揭秘秋季食物黑名单!

我们说过很多秋季应当吃的应季食物,但秋天有哪些饮食禁忌呢?秋天什么食物不能吃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秋季食物的黑名单里边有谁哈!秋季食物黑名单!1、不要食生姜:姜性热,味辛辣,在秋天如果多食生姜,容易秋燥而导致咳嗽,从而伤神。秋天吃多了生姜最易伤肺上火,从而出现咳嗽、咽喉痛等不良反应,加重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秋季饮食原则【秋季饮食原则】秋季饮食五大原则 忌燥忌生冷多食蔬菜

立秋过去也有好一段时间了,各地的高温也都在渐渐降下来,部分地区已经感受到秋风起的凉意,又到好吃的饕客嘴馋的时候。然而燥热、寒凉的饮食可能令肺部受寒风燥,因此在秋季开始之际,小编认为饮食上要注意,要用食疗养肺,调养生息,否则秋燥伤肺,则冬季来临时易出现肺系疾病,所以秋季养肺显得尤为重要。秋季养生饮食5大原则1、不要暴饮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

秋季饮食推荐【秋季饮食推荐】专家提示学生秋季饮食安全:注意季节变化 预防食源性疾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6日讯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消息,金秋九月,新学期如期而至,针对广大学生饮食安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马冠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陈芳对学生秋季饮食的食品安全作出消费提示。

秋季饮食常识秋季饮食常识

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摄人体内的正气。由于天气干燥、凉爽变化不同。

推荐阅读
秋季饮食安全【秋季饮食安全】学生秋季饮食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幼儿秋季饮食【幼儿秋季饮食】健康小课堂 | 幼儿秋季饮食安全小知识
秋季饮食卫生秋季饮食卫生安全知识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脖子酸痛是不是颈椎病
生活上的自卑感【生活上的自卑感】如何在生活中克服因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感?
月子里新生儿护理10忌月子里新生儿护理10忌 新生儿护理的十大禁忌
大便有粘液和血大便有粘液和血 宝宝大便有粘液和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