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血报告单各项指标】验血单上的各种箭头看得你心慌?医生教你看懂血常规报告

2020-08-25 - 验血

医学技术指导:嘉兴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郭晓珺

每次感觉不舒服去看病,医生怎么总让人验血?血常规报告拿到手了该怎么看?报告上这么多箭头,情况是不是很严重?相信每个去医院就诊的病人心里总会有这样的“三连问”。日前,记者就带着疑问采访了嘉兴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郭晓珺,请专家手把手教大家看懂血常规报告。

验血报告单各项指标

为什么医生总叫人验血?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咳嗽、发烧或者肚疼腹泻去医院,医生总是会说“先去验个血”。如果生病时间持续得久,还得验上两三次血。“为什么医生总叫我验血?不验血就不能看病了吗?”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

验血报告单各项指标

“血液是联系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的液体组织。它通过心脏的推动,有规律地不断流动,流经全身的每个部分,把各种物质从一个器官送到另一个器官,与各组织器官发生密切的联系。血液中的任何成分发生病理性变化,都会影响到全身各部位的组织器官。相反,器官或组织的病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郭晓珺告诉记者,“检查血液成分变化可以找到病因,有助于医生正确判断。”

验血报告单各项指标

她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孩子咳嗽、发烧了,如果在家里盲目吃感冒药,很有可能药吃了不少,病却一直没好,这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发咳嗽、发烧的症状,但是对应的用药却不同,细菌感染要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普通的可以自愈,严重的需要用抗病毒药物。如果不搞清楚生病的原因就盲目用药,很有可能不见药效,甚至耽误病情。所以,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不容小视。”

验血报告单各项指标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要验好多次血呢?“一次结果不等于诊断结果,单项目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化验结果只能显示你采血化验时的身体状态。”郭晓珺说,当人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血常规检查结果不会马上有反映,一般要12至24小时后才会有所反映,所以有些人一有症状就到医院,可能第一次血常规检查不会有太大的异常,因此医生会结合病人的病情发展要求查血常规。

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还会要求查血常规,这是为了观察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以及了解预后。

血液里面都有哪些东西?

血液是流动在人体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黏稠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统称,血常规检查的就是这3种血细胞成分的数量和形态变化。

“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病菌入侵的卫士。”郭晓珺介绍,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预示着一些问题。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集中到病菌侵入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例如,体内的白细胞值增高常见于急性细菌感染,白细胞值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

“红细胞是人体运输氧气的航空母舰。”郭晓珺表示,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存在贫血,常见的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血红蛋白增高则可能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等,还可见于高山地区居民。

“血小板是能干的修补工。”郭晓珺说,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修复破损血管。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可能提示多种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高于正常值,可能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可见于某些慢性感染或肿瘤性疾病。

据介绍,以往采取手指或耳垂一滴血,即毛细血管血,通过显微镜来计数各种细胞,但毛细血管血因为准确性和重复性差、易感染,现在改用静脉采血。随着基础医学发展的加快,高科技应用的增加,血液细胞分析仪已经取代镜检成为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

这三个关键指标最要紧

展开一张血常规报告单,一串串数字和复杂的中文名称,常常令人摸不着头脑。很多人拿到报告单发现有箭头,就会慌慌张张地上百度找答案。郭晓珺表示,一大串数值各有分类,就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大类,一般情况下,每类数据里重点关注2到3项就行了。

血常规报告单最上面的十余项一般是白细胞数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都属于白细胞。

“在所有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最多,分别占45%~77%和20%~40%,单核细胞只占3%~8%,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占比都不到5%。所以白细胞数据的十余个项目中,一般我们只要关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就行了。

”郭晓珺说,如果白细胞计数增高,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往往提示细菌性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减少,且淋巴细胞数量比例增多,往往提示病毒性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减低,例如增高几百倍,血涂片显示异常细胞,往往提示是白血病。

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项显示的则是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红细胞系统主要看血红蛋白。“如果血红蛋白减少,先看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再看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如果血红蛋白增多,则有生理性、病理性两种。

”郭晓珺介绍,血红蛋白数值偏低的情况下,如果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也偏低,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如果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则提示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DS、肝病;如果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则提示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如果血红蛋白增高,则有情绪激动、血液浓缩、高原居民等生理性原因,也有缺氧、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理性原因。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等项显示的是血小板的情况。“这些数据中,主要看血小板计数。”郭晓珺表示,如果血小板数量下降,意味着患者的凝血时间延长,刷牙、外伤等情况容易导致出血,而且不容易止血,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等等。

血小板增多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脏切除术后等等。轻度的血小板增多,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果血小板显著增多易导致血栓,需要尽早治疗。

郭晓珺表示,一次血常规检查结果不等于永久,有时候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疼痛等生理原因也会影响数据,生病的时候数据偏差大,但一般治愈后各项数据都会恢复正常水平,“不要因为报告单上的一些箭头而过于惊慌,自己有了初步了解,有疑问可以针对性地咨询医生,得到专业的建议。”

相关阅读
验血报告单怎么看血型【验血报告单怎么看血型】厦女子验血报告出错术后无血可输 致丧失劳动力

“喂,厦门市中心血站吗?我们现在需要紧急调血,B型RH阴性熊猫血”电话那头,海沧医院声音嘈杂,几近混乱。一边是值班人员急切请求紧急调血的声音,病人家属慌乱的哭声,此起彼伏。另一边,患者洪女士手术后大出血,躺在手术室3个多小时,苦等“救命血”。“我求求你们一定要调血过来,不救就没了”情绪激动的患者家属。

验血报告单怎么看【验血报告单怎么看】验血报告单竟有姓无名

本报讯(记者刘琳)昨天是金先生到北京同仁医院取验血报告单的日子。但拿到一张打印着“金?”的报告单,着实让他担心不已。“我花了200多块钱验血,结果却落了一张不明不白的化验单。一天抽血化验的人那么多,怎么就能保证这张化验单是我的?”“当日我去护士台找化验单,没有找到。后来,一个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带着我来到抽血室。

验血报告多久出来【验血报告多久出来】终于学会了看验血报告 原来学问这么大 后悔孩子这么大了才懂 ...

其实一开始心里还是犯嘀咕的,一度不愿意让孩子吃头孢,打抗生素,这次宝宝生病,正好孩子姑父来,所以就拿验血报告给姑父看了,姑父给楼主讲了一大推医学名词,楼主也不是特别明白,总之他的意思是,化验血常规很重要,这是判断孩子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根据血常规报告单就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

验血常规需要空腹吗【验血常规需要空腹吗】孩子看病 怎么老是要验血?同城化验报告 有时并不互认

“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是不是总被要求验血?”最近不少市民在网上晒出自己带孩子看病的经历,不少人都感觉与医生交流不超过五分钟,其余时间全花在化验、等结果上面了。记者了解到,内科门诊有八成患儿都会被要求验血。究其原因,有的是必须验血,有的则是因为医生怕担责任,验血可规避风险。现代快报记者刘峻验血太频繁?患儿家长:还没坐稳就让验血一位家长孩子咳嗽。

验血报告怎么看怀孕【验血报告怎么看怀孕】验血怎么看是否怀孕了

验血可以测血hcg,是确诊早孕的金标准。不管是宫内孕或者宫外孕,只要怀孕了hcg就会升高,每个医院的参考值不是很一样。有的医院是零到五,有的医院是零到十。只要是超过正常的参考值,说明就是怀孕了。但是有一种情况也可以升高,例如生化妊娠,生化妊娠不是真正的怀孕,也可以测到升高。但是如果连续测间隔48小时看有没有翻倍。

推荐阅读
香港验血女却生了男孩香港验血女却生了男孩 所以香港验血是假的?
验血有哪些项目【验血有哪些项目】爆料! 香港验血有哪些真相?
日本少子化问题日本少子化问题越演越烈
普洱茶烟要你命三千普洱茶烟要你命三千 云牧庄园普洱茶烟招商
怎么看一个人三观不正【怎么看一个人三观不正】《都挺好》:一个三观不正又强势的女人对家庭的伤害有多大?
意念控制技术意念控制技术 分析意念控制的科学性 八年后将变成现实技术
婴儿床有必要买吗婴儿床有必要买吗 预产期在明年2月26号 请问有必要买婴儿床吗?